首页

tscd网站

时间:2025-05-28 08:11:04 作者:中国社科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浏览量:58600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活动并致辞。高翔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发布的首批重大研究成果,每项都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都凝结着研究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智慧和心血,来之殊为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本次发布会发布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共7项。其中,“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首次完整复原吐蕃时期复杂造型王冠及冕旒文物实体,见证了高原丝路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辉煌。“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唐代陶质龙首建筑构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成果”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接等技术,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此外,《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论文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实证该地区东周时期的人群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考古出土葡萄属种子遗存初探——兼论本土葡萄属植物的栽培可能》论文成果论证植物考古发现中国本土葡萄属植物资源数千年持续利用,没有因西方欧亚种葡萄传入而被取代,二者长期共存。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可能对其管理甚至栽种。《中国早期泡碱玻璃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来自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000-202BC)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新证据》论文成果通过对“蜻蜓眼式”玻璃珠开展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勾勒出一条比“丝绸之路”早近四百年的交流通道,证实新疆是地中海玻璃东传的关键节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论文成果证实了二里头先民已掌握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具备对金属资源的控制和生产组织能力。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发布,涉及农林粮储、百姓生活等

在完成跑步挑战的过程中,库克还为慈善事业筹集了超60万英镑。据报道,这些资金将捐给“跑步慈善”(the Running Charity),该机构为无家可归和有其他需求的年轻人提供跑步和心理健康项目。资金还将捐给“喷砂”(Sandblast)机构,以呼吁对撒哈拉土著居民的关注。

清华大学团队发布中国AI光芯片“太极”

为确保手术顺利,医疗团队反复讨论、确定方案、制定预案。手术当天,医疗团队分两组接力手术。团队凭借对体表巨大神经纤维瘤外科治疗经验,采用瘤体蒂部结扎方式,尽可能阻断肿瘤血供,减少术中出血。运用精细解剖方法,仔细剥离肿瘤与周围组织,最大限度保护深层肌肉及神经组织,同时通过严密止血和自体血回输的方式,控制术中出血量,再将瘤体切除后的创面通过局部皮瓣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减少继发损伤,为后续顺利康复奠定基础。最终历经6小时紧张施术,精确切除重量约13斤的巨大神经纤维瘤。

“老工业基地”湖北黄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沿山一棹婺溪行,山色苍苍溪水清。”清代诗人吴颢一首《婺源溪行》勾勒出山光水色的秀丽之景。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江西婺源有着号称“最美”的徽派古村落群,“藏”于其中的篁岭村尤为出众。

湖北假日旅游消费充分释放 旅游目的城市扩容

越努力,越幸运。2021年,深山里传出的一声“巨响”——“万年隧道”正式开工,正是对“贤良泼水”长跑最好的回馈。据了解,等隧道打通,新公路建好,庆元县城到贤良的距离将从原来的36公里缩短至16公里。

山东银行业反电信诈骗宣教活动启动 为期一年

本报广州4月15日电 (记者李刚)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展示先进制造成果,预计现场新品超100万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